話說,我的心得算是挺隨性的,不一定按照排球少年漫畫或動畫的次序,通常是某些場景,某次對話,或是某些內心的OS,觸動了我的心而生出的感受。我想,每個人看這部漫畫會產生不同的感受,這裡的心得,說穿了只是我意識中看見的世界罷了。
「排球的規則:球不能落地,也不能持球,透過三次觸球的機會攻至對場,無法一人完成的運動,只能透過合作來攻防。」
這個規則,我從來沒有用「人生」的角度去思維過,直到最近,在面對自己,面對遇見的人、事、物,突然覺得,這句話可以很深遠。
先針對孤獨、孤僻這個主題。過去,我當了一陣子孤僻的人,而我內心世界的孤僻,他人是否有察覺到,這我就不清楚了。那時我不喜歡和大家一起念書,也不是很喜歡團體行動。當然,可以參與團體行動,但同時需要很大量的個人或獨處空間,團體行動一天,我可能需要3天的獨處來恢復。或是連假可以一直待在宿舍,待到室友回來時看見我,跟我說再不出門我是不是頭上要長香菇了?宅女,大宅女。就連大學時某堂生物實驗課,因為班上多出一個人,我就是那個多出來的。我竟然跟老師提出,「能不能自己一組就好?」老師說好。
這句話一問出口,似乎直接將自己與他人的連接切斷了,內心有些許的恐懼,也有鬆一口氣的釋然,孤獨是自己比較習慣面對的。儘管與他人有所對話,儘管有所謂的笑容,但都帶著結界,當時的我「沒辦法」打開心,我「無法」與他人走得太近。
所以,當我看見影山,我很有共鳴。(當然不是共鳴天才二傳手這種能力,而是那份孤獨感)。然後看見日向,我確實深深深深受他吸引,那種溫暖、直率、自信、自覺、信任與堅定的特質,吸引著我內心的陰暗特質。
當時的我是想改變的,但不知道方法。
在求學過程中,遇見的人事物也都有讓自己成長,發生過很多事,而現在腦海中浮現的卻是那些粉碎我部分陰暗的一些事件,還有出社會後的少數大事件,以及某個平安夜聽見「筆的故事」後開始慢慢的蛻變,在那幾天遇見的人事物,是我此生目前最大的聖誕禮物,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。
過去的封閉與孤僻,有很多成因,而目前有所自覺的是,當時相當的自我,傲慢之虞,我「只在乎自己的感覺」,所以我看不見他人,也沒有試圖理解他人,也不在乎他人的感受。雖然沒有刻意去傷害他人,但這種阻斷人與人之間聯繫的意識,是痛苦的。我用了錯誤的方式在追求理想的聯結,用顛倒的方式嚮往著很酷的夥伴關係。
現在的我和當時的我已經有很大的不同,但當時的我曾經因為孤僻傷害了不少人的感受,而當時的我根本不在乎,在意識中種下了各式各樣的「冷漠」,這些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,我會收成各種「冷漠和孤獨」。我如果夠聰明,要明白自責也沒用,而是要種下「溫暖和愛」的種子,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予他人溫暖。從意識心田中開始耕耘,從自己出發,是我開始修心之旅的第一步。
練習「聆聽」、「體察」這個世界、以及包含自己的一切人事物,聆聽大自然的聲音,室內周遭的聲音,可以聽多廣?聽見他人談話的聲音;聽見噪音,機器運轉的聲音,我能否體察其中的含意?我能否平靜的接納與包容?我能否聽見對方言談的真意?而不是自我解讀,無限小劇場。對自己有耐心的,然後一步一步的,我的心可以慢慢打開,可以給出信任,種出信任,給出溫暖,種出溫暖,漸漸的可以和他人連結,合作,漸漸地,可以越來越開心。
感謝教導我這一切的老師們。
留言
張貼留言